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掌握脉冲激光沉积方法镀膜的原理;

2 熟悉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3)学会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薄膜;

4 探究薄膜生长机理及测试薄膜相关性能。


脉冲激光沉积镀膜技术是一种真空物理沉积方法(其核心结构见图1)。当一束高能脉冲激光照射到靶材上时,靶表面材料会被激光所加热、熔化、气化形成烧蚀物,直至变为等离子体,然后等离子体(通常是在气氛气体中)从靶向衬底传输,输运到衬底上的烧蚀物在衬底上凝聚、成核至形成薄膜。通常,整个PLD镀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image.png

1 PLD核心结构示意图

1、激光与靶材相互作用产生等离子体阶段

激光与靶的作用决定了烧蚀物的组成、产率、速度和空间分布,这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薄膜的组分、结构及性能。当激光辐射能量被靶材吸收时,被照射表面被加热温度升高。由于热传导使热量进入物质内部时间较长,导致表面的物质温度持续上升,直到蒸发。蒸气的温度很高,足够使相当多的原子被激发和离化。继续吸收激光辐射,使靶表面出现等离子体,这样靶表面附近形成物态的层状结构,如图2所示。这个层状结构随时间向靶的深处推进,同时在最外层以等离子体状态喷出。实际烧蚀物中还包含众多的原子和分子,以及少量的团簇和微米尺度的液体和固态颗粒物。

image.png

2 激光烧蚀靶材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2、等离子体在空间的传输阶段

等离子体形成后,继续吸收激光束的能量,产生进一步电离,使等离子体区的温度和压力迅速提高,等离子体沿靶面法线方向向外作等温(激光作用时)和绝热(激光终止后)膨胀发射。这种高速膨胀发射具有轴向约束性,可形成一个沿靶面法线方向向外的细长的等离子体区,即所谓的等离子体羽辉。在PLD制备薄膜时往往有一定压强的气氛气体存在,因此烧蚀物在传输过程中将经历诸如碰撞、散射、激发以及气相化学反应等一系列过程,这些过程影响和决定了烧蚀物粒子到达衬底时的状态、数量和动能等,从而最终影响和决定了薄膜的晶体质量、结构及其性能。等离子体羽辉随时间的演化见图3示。

image.png

3 等离子体羽辉外形随时间的演化


3、烧蚀物粒子在衬底上沉积阶段

烧蚀物粒子在衬底上成核、长大形成薄膜。薄膜的生长过程直接影响到薄膜的结构以及它的最终性能。图4为薄膜沉积过程中粒子的运动状态及薄膜的生长过程。射向衬底及薄膜表面的原子、分子与表面相碰撞,其中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在表面上停留。停留在表面的原子、分子,在自身能量及衬底温度所对应的能量作用下,发生表面扩散及表面迁移,一部分落入势能谷底,被表面吸附,即发生凝结过程;一部分粒子甚至发生再蒸发,脱离基片表面。凝结伴随着晶核形成与生长过程,岛形成、合并与生长过程,最后形成连续的膜层。

image.png


4 薄膜的形成过程






本实验为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制备单层薄膜和多层薄膜。要求学生在O2气氛环境下,尝试在K9光学玻璃衬底上镀制ZnO薄膜。学有余力的同学也可以完成MgOAlN单层膜和多层膜的制备,比较其异同点。

镀制ZnO薄膜中实验操作分为8个模块,33个操作步骤,14个交互步骤。

模块1:制定实验方案, 设计镀膜工艺参数:

a) 激光频率:5Hz1-30Hz); 工作电压:21kV

b) 本底真空度:0.0001Pa0.1-0.0001Pa);

c) 工作气压:15Pa10-20Pa);气体流量:15ml/min10-20ml/min);

d) 衬底温度:400℃500℃600℃700℃;(任选一个)

e) 沉积时间:30min10-120min);

备注:括号内为参数的合理范围。

模块2:选择合适靶材,选择适配基片,做好靶位设计。

模块3:设置激光频率,设置工作电压。

模块4:正确使用机械泵分子泵系统控制腔室真空度。使用电离规和热偶规测量腔室内气压。腔室内的本底真空度达到1*10-4Pa

模块5:研究衬底温度对制膜的影响:调节加热台公转速度提高薄膜的均匀性;调节靶材公转速度,防止靶材开裂提高靶材利用率。

模块6:研究工作气压对制膜的影响:调节气体瓶流量;调节流量计,控制气氛传输速率;调节机械泵旁抽阀,控制腔内气压,研究气压对制膜的影响。

模块7:观察镀膜过程,探索薄膜生长机制。

模块8:薄膜光学性能表征:查看真实实验条件不同温度下制备的ZnO薄膜的透射谱及温度-膜厚曲线,并分析其成因。


预习资料

序号 资源信息分类 资源信息名称 资源信息类型 操作
1 预习 电子教材 PDF文件

操作资料

序号 资源信息分类 资源信息名称 资源信息编号 资源信息类型 费用 收费有效期
1 操作 脉冲激光沉积镀膜虚拟仿真实验 外部链接 0.00 0

实验交流

教学引导视频

共享应用

浏览量:984
点赞数:9

资源共享星级评定

0
2人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