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共 11 步。
说明:第1 - 8步属于基础层次,步骤分以100分计,权重系数为0.55;第9步、第10步和第11步属于高阶层次,步骤分各计100分,权重系数为0.15。加权之后总分为100分。
步骤序号 | 步骤目标要求 | 步骤合理用时 | 目标达成度赋分模型 | 步骤满分 (加权成绩) | 成绩 类型 |
1 | PACU用物准备:能够正确准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氧和吸痰等设备。 | 10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8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正确完成呼吸机使用前测试得3分。其中,气压供应测试1分、电源测试1分、患者呼吸回路测试1分,未正确操作不得分。 ②正确完成心电监护仪检测得1分,未正确操作不得分; ③正确打开负压表开关测试吸痰设备负压得2分,未正确操作不得分。 ④正确打开吸氧设备开关确认输氧情况得2分,未正确操作不得分。 | 4.4 | ¢操作成绩 ¢实验报告 £预习成绩 £教师评价报告 |
2 | 呼吸机的使用:能够掌握呼吸机的连接和参数调节方法;能够分析呼吸机报警原因。 | 5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7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理论得分:在呼吸机连接和参数调节后,能回答关于呼吸机潮气量设置的问题,回答正确得2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②决策树得分:分析导致呼吸机报警所有原因,并正确填写决策树内容,全部填写正确得5分,在5分基础上一级分支错误1项扣1分,二级分支错误1项扣0.5分,扣完为止。 | 3.85 |
3 |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能正确连接和使用心电监护仪。 | 5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3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将SpO2传感器连接到正确手指上得1分,选错位置不得分。 ②将血压计袖带连接到正确手臂位置得1分,连接错误不得分。 ③将心电图导联线连接至正确位置,RA、LA和LL导联线都连接正确得1分,任一导联线连接错误不得分。 | 1.65 |
4 | PACU入室交接:能正确完成术后各液体管路交接,并记录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的内容。 | 15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17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操作得分: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的管路,正确将患者双膝间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转移得3分,操作不正确不得分。 ②理论得分:回答胸腔闭式引流瓶放置位置的问题,回答正确得2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③操作得分:反折和挤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性,通过观察水柱波动判断其通畅性,操作正确得3分,操作不正确不得分。 ④理论得分:回答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测试题,回答正确得3分,回答不正确不得分。 ⑤操作得分:正确转移患者的集尿袋,观察尿量与尿色是否正常,操作正确得3分,操作错误不得分。 ⑥操作得分: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患者术中情况的交接,根据交接的各项内容填写交接表并电子签名,各项内容均填写正确得3分,在3分的基础上交接内容错误1项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 9.35 |
5 | 复苏期病情观察:能正确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能正确处理简单的仪器报警情况。 | 10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12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理论得分:判断血氧饱和度报警的原因,判断正确得2分,判断不正确不得分。 ②操作得分:初步排除心电监护仪报警的原因,能考虑到连接故障并进行排查,操作正确得2分,操作不正确不得分。 ③理论得分:排除连接故障后考虑患者原因导致的仪器报警,分析可能导致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分析正确得3分,不正确不得分。 ④操作得分:通过心电监护仪显示的数据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判断正确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 ⑤理论得分:回答PACU常用的监护指标,全部答对得3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1个得1分,答错不得分。 | 6.6 |
6 | 气管导管拔管护理:能正确识别患者拔管指征,并能进行气管导管拔管护理。 | 15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26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操作得分:通过肌力和神志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正确与患者进行肌力判断互动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正确与患者进行神志判断互动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 ②理论得分:根据患者反馈判断是否符合拔管指征,都判断正确得2分,判断正确1个得1分,判断错误不得分。 ③理论得分:回答气管切开患者吸痰负压调节范围,回答正确得2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④操作得分:正确完成气管导管拔管前的操作准备,共8分:正确拆卸气管插管上连接的Y管得2分,正确连接一次性吸痰管得2分,正确吸出气管导管球囊内气体得2分,正确拔出气管导管插管得2分,以上操作不正确不得分。 ⑤操作得分:关心爱护患者,为患者清洁面部得2分。 ⑥操作得分:连接鼻导管吸氧操作正确得2分,操作错误不得分。 ⑦操作得分:抬高床头高度到正确位置得1分,不正确不得分。 ⑧决策树得分:分析患者带管和不带管情况下低氧血症发生的可能原因,全部填写正确得5分,在5分基础上一级分支错误1项扣1分,二级分支错误1项扣0.5分,扣完为止。 | 14.3 |
7 | PACU 出室评估:能正确按照Steward苏醒评分、VAS疼痛评分和肌力评分对患者出室指征进行判断。 | 10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11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操作得分:与患者互动判断患者的神志,操作正确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 ②理论得分:根据患者清醒程度、呼吸通畅程度和肢体活动程度填写Steward苏醒评分表,总分判断正确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 ③操作得分:与患者互动判断其疼痛情况,操作正确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 ④操作得分:根据VAS疼痛评分结果判断疼痛水平,判断正确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 ⑤理论得分:正确选择转出PACU的标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漏选1项得2分,漏选2项得1分,答错不得分。 | 6.05 |
8 | PACU 出室交接:能正确转运患者、交接患者并且做好护理记录。 | 10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基础层次,赋分16分;赋分权重系数(0.55)=步骤满分。 ①正确拆除胸部导联线得1分,不正确不得分。 ②正确拆除血压袖带得1分,不正确不得分。 ③正确拆除SpO2传感器得1分,不正确不得分。 ④正确转移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位置正确得1分,不正确不得分。 ⑤正确放置便携式氧气袋得2分,不正确不得分。 ⑥与病房护士交接并做好记录:神志、皮肤、伤口敷料、管路,每项内容填写正确得1分,填错不得分,共4分。 理论得分: ⑦判断PACU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判断正确得3分,不正确不得分。 ⑧选择转出到普通病房需要交接的内容,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错不得分。 | 8.8 |
9 | PACU紧急事件一:舌后坠应急护理。能正确识别舌后坠的风险并对舌后坠进行预见性护理。 | 15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高阶层次,赋分100分;赋分权重系数(0.15)=步骤满分。 该案例的护理措施有4项,分别为A、B、C、D。其中,A和B是关键护理措施,D是通知医生处理。赋分情况根据是否选择了关键护理措施,以及护士是否有独立护理的能力,分以下几种情况: ①首次决策正确,精准选择了关键护理措施,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得100分。 ②首次决策正确,选择了全部护理措施,虽然患者病情恢复正常,但占用了不必要部分医疗资源,得85分。 ③首次决策漏选,分两种情况:a.首次决策选择了通知医生,经过学生和医生共同处理,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得75分;b.首次决策没有通知医生,补救决策选择了关键护理措施且没有通知医生,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得85分。c.首次决策没有通知医生,补救决策仅选择通知医生,不是通过学生决策使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得40分。 ④首次决策没有选择关键护理措施,分三种情况:a.仅选择通知医生,没有补选关键护理措施,得0分;b.没有选择通知医生,补选了全部关键护理措施,病情恢复正常,得75分;c.没有选择通知医生,补选了1项关键护理措施,病情略有好转,之后触发抢救,得40分。 | 15 |
10 | PACU紧急事件二:喉头水肿应急护理。能正确识别喉头水肿并对喉头水肿进行预见性护理。 | 15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高阶层次,赋分100分;赋分权重系数(0.15)=步骤满分。 该案例的赋分逻辑同紧急事件一(舌后坠应急护理),只是病因不同,护理措施内容不同,关键护理措施也是2项(B和D)。 | 15 |
11 | PACU紧急事件三:痰液堵塞应急护理。能正确识别痰液堵塞并对痰液堵塞进行预见性护理。 | 15 min | 说明:该部分属于高阶层次,赋分100分;赋分权重系数(0.15)=步骤满分。 该案例的4个护理措施中D是主要关键护理措施,C是次要关键护理措施,没有设置通知医生这一选项。 ①首次决策精准选择了全部关键护理措施,得100分。 ②未选任何关键护理措施,得0分。 ③首次决策漏选主要关键护理措施D,选了次要关键护理措施C。a.补救决策选择了D,得90分;b.补救决策未选D,得40分。 ④首次决策仅选了D。a.补救决策选择了C,得100分;b.补救决策未选C,得70分。 ⑤选择全部护理措施,虽然患者病情恢复正常,但占用了不必要部分医疗资源,得85分。 | 15 |
本项目交互步骤分为基础层次和高阶层次。基础层次包含“PACU操作学习”模块,该模块包括“学习模式”和“考核模式”,共计8个交互步骤;高阶层次包含“PACU紧急事件”模块,共计3个交互步骤,具体如下:(2)交互性步骤详细说明
基础层次
登录实验后选择“PACU操作学习”模块下的学习模式,进入PACU(见图6)。红色线框内为操作流程展示和当前步骤详细说明;黄色线框内为操作界面功能按钮(如:操作提示、操作帮助、实验步骤跳转和日志记录操作步骤)。

图6 学习模式下进入麻醉恢复室界面
按键盘“Tab”键选择隐藏或显示三维人物形象,按界面右下角的“
交互步骤一:PACU用物准备
操作目的:通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氧和吸痰等设备的测试准备,掌握PACU的环境和基本设备配置。
操作步骤:在学习模式下,学生以PACU护士身份开始用物准备,按照画面箭头指示依次完成准备呼吸机、准备心电监护仪、准备吸痰设备和准备吸氧设备操作。
1)准备呼吸机:点击呼吸机,开始使用前的设备测试。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始使用前检查,从工具栏拖动相应工具到箭头指示处(见图7),依次进行气压供应测试、电源测试、病人呼吸回路测试和其他呼吸机自检程序(见图8)。

图7 准备呼吸机的交互操作界面

图8 呼吸机自检程序的交互操作界面
2)准备心电监护仪:点击心电监护仪,观察心电监护仪显示是否有问题。
3)准备吸痰设备:点击负压系统,打开负压表开关,测试负压(见图9),测试完毕后,关闭负压表开关。

图9 测试吸痰设备负压的交互操作界面
4)准备吸氧设备:点击中心供氧系统,打开吸氧开关,确认输氧正常后(见图10)关闭吸氧开关。

图10 测试吸氧机输氧情况的交互操作界面
操作结果:学生能在患者进入PACU前准备好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吸氧和吸痰等设备。
交互步骤二:呼吸机的连接
操作目的:掌握呼吸机的连接方法与参数设置。
操作步骤:PACU护士接到手术室护士通知,有患者即将转入,PACU护士阅读患者的病情提示(见图11),进行连接呼吸机的交互操作。

图11 待转入患者的病情提示
1)从右侧工具栏选择相应工具扫描患者信息(见图12),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信息,确认患者手术名称、手术时间、血型和特殊病情等信息是否正确。

图12选择相应工具扫描患者信息的交互操作界面
2)手术室麻醉师脱开连着气管导管的球囊后,学生将呼吸机的螺纹管Y字口接到患者气管导管上(见图13)。

图13 连接呼吸机螺纹管交互操作界面
3)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呼吸机参数,学生需要先完成呼吸参数理论测试题目,然后完成呼吸机参数调节交互操作(见图14),正确操作后呼吸机显示患者呼吸参数波形(见图15)。

图14 呼吸机参数调节的交互操作界面

图15 正确操作后呼吸机面板显示界面
4)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呼吸机报警原因决策树,考核模式下学生需要填写该决策树(见图16)。

图16 呼吸机报警原因决策树示意图
操作结果:学生能完成呼吸机的连接、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并能分析呼吸机报警的各方面原因。
交互步骤三: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操作目的:掌握心电监护仪连接和使用,能正确放置SpO2传感器、血压计袖带和心电图导联线。
操作步骤:依次点击心电监护仪的SpO2传感器、血压计袖带和心电图导联线,完成各项连接交互操作。
1)点击心电监护仪的SpO2传感器,使用评判性思维做出决策,将SpO2传感器连接到患者手指上,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依据知识点提醒完成交互操作(见图17),正确连接SpO2传感器后心电监护仪随即显示患者血氧饱和度数据和波形。

图17 SpO2传感器连接的交互操作界面
2)点击心电监护仪的血压计袖带,使用评判性思维做出决策,将血压计袖带连接到患者的手臂上,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依据知识点提醒完成交互操作(见图18),正确连接后点击心电监护仪上的测量血压按钮,测量结束后随即显示患者血压值,根据默认设置每半小时测量一次患者的血压并显示在心电监护仪上的屏幕上。

图18血压计袖带连接的交互操作界面
3)点击心电监护仪的心电图导联线,使用评判性思维做出决策,将心电图导联线连接到患者身上,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依据知识点提醒完成交互操作(见图19),正确连接后心电监护仪随即显示相应的心电图波形(见图20)。
图19 心电图导联线连接的交互操作界面
图20 心电监护仪面板显示界面
操作结果:学生能正确连接心电监护仪的SpO2传感器、血压计袖带和心电图导联线;能根据心电监护仪显示数据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呼吸、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交互步骤四:PACU入室交接
操作目的:掌握术后患者PACU入室交接内容;能正确完成胸腔闭式引流管和导尿管的护理。
操作步骤:学习模式下按箭头提示依次进行麻醉师交接、护士口头交接、转移闭式引流瓶、打开并反折引流管、转移集尿袋和填写交接单的交互操作。
1)麻醉师汇报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出血情况后,学生从交接内容中获取所需信息。
2)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患者管路的口头交接并完成转移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交互操作。点击胸腔闭式引流瓶,将其放置于地上,并回答相应理论测验题;打开夹闭的引流管夹,通过反折和挤压引流管观察水柱波动情况(见图21、图22),并回答相应理论测验题。

图21 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示意图1

图22 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示意图2
3)点击集尿袋,进行转移集尿袋交互操作,观察尿量与尿色是否正常。
4)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患者术中情况的交接,根据交接的各项内容填写交接表并电子签名(见图23)。

图23 入室交接单填写示意图
操作结果:学生能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分别完成入室口头和管路交接,并填写交接单。
交互步骤五:复苏期间病情观察
操作目的:掌握患者麻醉复苏期间病情观察内容,并能正确识别心电监护仪异常报警原因。
操作步骤:心电监护仪报警声响起,学生需要寻找报警的仪器,按住鼠标右键移动观察视角,走到报警仪器前面查看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做出合理决策,完成解除报警和观察生命体征的交互操作。
1)点击心电监护仪左上角的报警解除键,暂时关闭报警声音,查看心电监护仪面板数据回答相应理论测验题;分析报警原因,排查心电监护仪连接故障并完成交互操作(见图24);学习模式下根据提示排除连接故障,考虑病情变化并回答相应理论测验题。

图24 心电监护仪连接故障排查示意图
2)点击心电监护仪查看数据,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回答相应理论测验题。
操作结果:学生能分析心电监护仪异常报警原因,同时能对麻醉术后患者进行病情变化监测。
交互步骤六:气管导管拔管护理
操作目的:掌握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指征,并能正确进行气管导管拔管护理,全面分析发生低氧血症的可能原因。
操作步骤:分为拔管指征判断和拔管护理操作。
1)患者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拔除气管导管的指征。与患者进行交互(见图25),完成拔管指征的考核题目;给患者下达操作指令,完成考核题目识别该交互操作内容所属的拔管指征;根据患者对指令的响应情况判断是否达到拔管指征并汇报给麻醉医生。

图25 拔管指征判断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2)拆卸气管插管上连接的Y管。
3)调节吸引器负压;连接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吸痰。
4)从右侧工具栏选择合适的工具吸出气管导管球囊内气体(见图26)。

图26 选择工具吸出气管导管球囊内气体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5)拔出患者的气管导管插管。
6)主动关心爱护患者,为患者清洁面部。
7)打开吸氧设备,连接鼻导管吸氧。
8)调节床头高度到正确位置。
9)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低氧血症发生原因的决策树,考核模式下学生需要填写该决策树(见图27)。

图27 低氧血症原因分析决策树示意图
操作结果:学生能正确判断患者意识、肌力和血氧饱和度,能独立完成气管导管拔管护理操作,并能分析低氧血症的各种可能原因。
交互步骤七:PACU出室评估
操作目的:掌握PACU转出标准,掌握Steward苏醒评分和VAS疼痛评估内容及方法。
操作步骤:
1)观察患者病情,保持一段时间稳定的情况下取下患者鼻导管,关闭吸氧设备,继续观察患者病情。
2)给患者下达指令,根据患者相应情况判断其清醒程度;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结合之前的评估情况,填写或修改Steward苏醒评分表(见图28)。

图28 Steward苏醒评分表示意图
3)与患者沟通交流,评估其疼痛得分(见图29),根据疼痛评分回答理论测试题。

图29 VAS疼痛评估表示意图
4)回答PACU出室标准相关的理论测试题。
操作结果:学生能够掌握PACU出室标准,独立完成Steward苏醒评分和VAS疼痛评估。
交互步骤八:PACU出室交接
操作目的:掌握患者PACU出室交接内容。
操作步骤:
1)拆除患者胸部的导联线。
2)拆除血压袖带。
3)拆除SpO2传感器。
4)拾取胸腔闭式引流瓶放置于正确的位置。
5)调节床头高度到合适位置。
6)放置便携式氧气袋(见图30)。

图30 转出PACU前放置便携式氧气袋示意图
7)回答转运相关理论测试题。
8)与病房护士交接并记录神志、皮肤、伤口敷料和管路等内容(见图31),签名。

图31 出室交接单填写示意图
9)回答转出交接相关理论测试题。
操作结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患者出室准备,按流程转运患者,并正确填写出室交接单。
高阶层次
交互步骤九:应急事件1—PACU患者舌后坠应急护理
操作目的:能监测患者气管导管拔管后病情变化,正确识别PACU患者舌后坠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能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措施。
操作步骤:
1)登录实验后选择“PACU紧急事件”,选择情况一。
2)阅读完患者的病情提示(见图32),然后点击确定。

图32 情况一患者病情提示界面
3)听到仪器设备的报警声音,根据报警声音很快定位到报警的设备,点击报警设备弹出设备面板(见图33),暂时关闭报警音,根据面板显示的数据对报警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完成测试题。

图33 情况一心电监护仪报警界面
4)点击患者,听诊患者呼吸音(情况一为打鼾声),结合患者呼吸音和呼吸时胸部表现(见图34)进一步明确报警原因,完成测试题。

图34 情况一患者呼吸音及胸部表现展示动态交互界面
5)根据前面的病因判断,选择可行的护理措施,完成界面上弹出的问题。
6)根据上述选择的护理措施,依次完成相应的交互操作。
7)根据初步决策给予患者病情实时反馈,学生初步决策及病情实时反馈情形分以下三类。
①初步决策正确,心电监护仪的报警闪烁和报警声音停止,患者打鼾声停止,可观察到心电监护仪面板显示数据(即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完成病情相关理论测试题。
②初步决策部分正确,可观察到患者病情略有好转,患者继续打鼾,仪器报警声继续,红灯闪烁变为黄灯闪烁报警,学生仍需做出进阶决策帮助患者恢复至正常状态。a.若进阶决策正确,可观察到患者病情逐渐恢复正常;b.若进阶决策仍不正确,心电监护仪红灯闪烁报警,报警频率变快,同时可观察到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此时麻醉医生会上前抢救患者(见图35)。完成抢救相关理论测试题。
③初步决策错误,心电监护仪红灯闪烁报警,报警频率变快,同时可观察到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此时麻醉医生会上前抢救患者。完成抢救相关理论测试题。

图35 情况一麻醉医生抢救患者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操作结果:通过反复操作练习,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舌后坠的临床表现和原因,并能对舌后坠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
交互步骤十:应急事件2—PACU患者喉头水肿应急护理
操作目的:能监测患者气管导管拔管后病情变化,能正确识别PACU患者喉头水肿临床表现,判断其发生原因并提供预见性护理措施。
操作步骤:
1)登录实验后选择“PACU紧急事件”,选择情况二。
2)阅读完患者的病情提示(见图36),然后点击确定。

图36 情况二患者病情提示界面
3)听到仪器设备的报警声音,根据报警声音很快定位到报警的设备,点击报警设备弹出设备面板(见图37),暂时关闭报警音,根据面板显示的数据对报警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完成测试题。

图37 情况一心电监护仪报警界面
4)点击患者,听诊患者呼吸音(情况二为蝉鸣声),结合患者呼吸音和呼吸时胸部表现(见图38)进一步明确报警原因,完成测试题。

图38 情况二患者呼吸音及胸部表现展示动态交互界面
5)根据前面的病因判断,选择可行的护理措施,完成界面上弹出的问题。
6)根据上述选择的护理措施,依次完成相应的交互操作。
7)根据初步决策给予患者病情实时反馈,学生初步决策及病情实时反馈情形分以下三类。
①初步决策正确,心电监护仪的报警闪烁和报警声音停止,患者蝉鸣声停止,可观察到心电监护仪面板显示数据(即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完成病情相关理论测试题。
②初步决策部分正确,可观察到患者病情略有好转,患者蝉鸣声没有停止,仪器报警声继续,红灯闪烁变为黄灯闪烁报警,学生仍需做出进阶决策帮助患者恢复至正常状态。a.若进阶决策正确,可观察到患者病情逐渐恢复正常;b.若进阶决策仍不正确,心电监护仪红灯闪烁报警,报警频率变快,同时可观察到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此时麻醉医生会上前抢救患者。完成抢救相关理论测试题。
③初步决策错误,心电监护仪红灯闪烁报警,报警频率变快,同时可观察到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心电监护仪上患者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见图39),此时麻醉医生会上前抢救患者(见图40)。完成抢救相关理论测试题。

图39 情况二病情恶化时心电监护仪报警界面

图40 情况二麻醉医生抢救患者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操作结果:通过反复操作练习,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喉头水肿的临床表现和原因,并能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
交互步骤十一:应急事件3—PACU患者痰液堵塞应急护理
操作目的:能监测患者气管导管拔管前病情变化,能正确识别PACU患者痰液堵塞的表现,判断发生原因并能为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措施,并能正确识别和处置心电监护仪异常报警。
操作步骤:
1)登录实验后选择“PACU紧急事件”,选择情况三。
2)阅读完患者的病情提示(见图41),然后点击确定。

图41 情况三患者病情提示界面
3)听到仪器设备的报警声音,根据报警声音很快定位到报警的设备,点击报警设备弹出设备面板(见图42),根据面板提示文字暂时关闭呼吸机报警,分析报警原因并完成测试题。

图42 情况三呼吸机报警界面
4)又有其他仪器报警声,点击心电监护仪,观察心电监护仪面板数据,根据提示暂时关闭心电监护仪报警。
5)根据患者症状和仪器显示数据,做出预见性护理决策,选择可行的护理措施。
6)依次实施刚才选择的护理措施,进行交互操作,例如检查呼吸机管路(见图43),同时患者病情实时反馈。
①决策正确,可观察到心电监护仪面板显示数据(即患者病情)恢复正常,患者病情恢复正常。
②决策部分正确,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同时弹出提示“恭喜您完成实验!如果能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会更好,请再接再厉。”
③决策错误,呼吸机持续报警,心电监护仪持续报警,学生仍需做出进阶决策帮助患者恢复至正常状态。a.若进阶决策正确,可观察到患者病情逐渐恢复正常;b.若进阶决策仍不正确,麻醉医生会上前抢救患者(见图44)。

图43 检查呼吸机管路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图44 情况三麻醉医生抢救患者的交互操作示意图
操作结果:通过反复操作练习,学生能够准确识别痰液堵塞的临床表现和原因,能对痰液堵塞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并能对呼吸机异常报警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